第十四章 生意做成了这个样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
69书吧 > 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> 第十四章 生意做成了这个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四章 生意做成了这个样

  和刻走到门口的时候,已经不见老聃的身影,院子中大多数小吏还在认真书写,仅有两三人完成。这样的书写速度真是太慢了,难怪那个时代,书籍不仅是一种财富的象征,更是一种身份的屏障。

  深深地打量了左右两侧紧闭的大门,杨华不由有些期待。

  整个夏商周三代文明千年积累的知识财富都静静地摆在那里,不久之后,它们中的大多数也将随周王朝的覆灭而消失,其中更有不少永远失传,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来拯救它们呢?

  嗯,等我拯救好我自己,一定让你们有更好的归宿。杨华暗自定下决心,与刻离开藏室。

  一离开藏室,杨华想起苌弘之托,当即请刻与自己明日一同回村。

  以他现在这样子,根本不知道村子在哪里,出了城就只能发呆了。

  刻倒是满嘴答应,立即拉着杨华一道先去太史那里告个假,本来他的事就不多,而且还有其他同事小吏,很轻易便得到允许。

  接着,二人便去宫正那里“听事”,刻得到的是“掌节”,也就是负责保管王国的节而分辨它们的用途,以辅助执行王的命令。

  这只是个上士的职位,虽然心知肚明只是扮演而没有任何意义,但仍让他大为不满,直骂宫正太小气。

  杨华得到的则是保章氏,正好是他的本职,虽然只是个中士职位,他倒也是无所谓了。

  吴侯这一次来献俘,所有的王室小吏都跟着很升了几级。

  虽然明知只有其名而不得其利,而且还是暂时的,但分到高爵要职的,自然是喜笑颜开,很是炫耀。

  运气最好的是刻的一个同僚,居然得到中大夫的高职,一看到他恨不得告诉每一个人的样子,刻就更为忿然。

  盘桓了半个时辰,满怀思绪的杨华被刻拉着出了王宫,看了看天色,刻满是抱怨:“出城时间已经不够了,幸好有个窝头,不然可就亏大了。掌节,掌节,还是没这个窝头实在。”

  这个时代,几乎所有的城市执行着一项制度:宵禁。

  天色一入黑,除了真正的贵族,一般百姓家是没有能力负担灯火的消费的。

  周室衰落后,就连王宫也一片黑暗,夹杂着稀稀拉拉的火光。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这是此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。

  搁在平时,他们蹭了藏室的吃食,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城外的野地里找点野菜什么的,赶在宵禁之前返回。

  不过今天显然已经不行了,一旦赶不回来,被关在城外呆一晚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相比于后世,这个时代气候比较温暖,但毕竟已是深秋,衣服单薄的吹上一夜秋风,绝不好受。

  杨华当然不愿就此回家面对空荡的四壁,趁着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,便求着刻带自己去商贸区逛一逛。

  在他想来,商贸区自然是消息最为灵通之处。自己要想获取这个时代更新更多的消息,此处无疑是最佳的选择。

  二人来到商贸区的时候,杨华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太过天真了。

  偌大一个商贸区,竟然只有五家商铺,其中四家已经关门了。这真的是王城的商贸区吗?就算比不上后世的繁华商业区,也不至于这样冷清吧,杨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  周公旦在架设王室架构时,考虑得实在是太细太广了,王室所需的一切物资,几乎都有专门的人负责。

  比如周王室的饮食,仅是负责饭食、饮料、牲肉、美味,以供养王、王后和太子的膳夫便管着一百五十人的团队;除此之外,庖人、内饔、外饔、亨人、甸师、兽人、渔人、鳖人、腊人,连官带仆数以千计的人,王室饮食所需的一切环节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。

  吃的已然如此,穿的用的,自然也不会差了。

  但凡你能想到的环节,从生产到制作都有着庞大而细致的人员去负责。在周室兴盛之时,它自然有这样的底气,完全不需要诸侯供养而自给自足。

  彼时之周,不仅支撑着庞大的王室体系,还能养起十四个师的兵力,而大诸侯也不过三个师。

  如此一来,商人几乎没办法做周王室的生意了。

  公卿贵族们都有着自己的封地,领民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工匠,和周王室的情况也差不多。而且对于他们来说,更多的是贵族与贵族之间的交易,不屑于和普通的商人打交道,即使真有需要,也是直接将商人叫到自己的封地交易。

  更何况,当时商人的主力,并不是纯粹的商人,绝大多数都是贵族。

  比如粮食,土地全是各大中小领主的,除了他们,真正的自耕农能有多少富余产出。

  至于手工业品,技术几乎是贵族专利的时代,绝大多数的工匠也等同于贵族的私产。

  正因为如此,商人的主力,基本就来自于各个贵族的家臣或者代言人。真正从平民而变巨商的,当然也不是没有,不过数量极少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真正需要光顾商贸区的,主要还是最低等的贵族:士。也就是后世某一时期所说的中产阶级。

 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管仲在齐国推行富民政策后,商业取得了极大繁荣,甚至可以用来当作灭国利器的原因之一。

  消耗商品的主力从少量贵族变成了大量的平民,使得齐国迅速崛起,成为最先称霸的东方强国。

  虽然各国都在学习齐国的强国之术,不过相比来说,远远做得不够。

  基本上,各国的消费主力仍然是士一级的贵族,这一现象在周王室就更加明显。

  不过周王室的士们,情况就远比不上其他诸侯国了。杨华自己就是个“士”,他还有不少身为“士”的朋友。

  可惜,现在居住在王城中的士们,一点也没有贵族的风范,连保住温饱都成问题,哪有多余的财力进行消费。

  由此可以想见,王城商贸区的冷清,仅有的五家店铺都是卖的生活必须品,粮、盐、布等物。没有酒馆,没有客栈,甚至连一个卖农具的店铺也没有。

  瞧了一眼正在柜台后面打着哈欠的伙计,杨华连跨入这家唯一开着门的魏氏商铺的兴趣也没有了。

  “为什么会这样呢?”杨华喃喃自语,这可是他原本计划里,最重要的收集信息的所在之一。

  刻完全不明白杨华的困惑:基本上,他们一年也就只有一两次光顾这里的机会,由于周地民众的困窘,这五家商铺已经完全可以撑起日常所需而有余,大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。

  不过他倒也大概知道商贸区为何如此冷清,轻轻地吐出四个字:“商税太重。”

  国人大量离国后,周王室无可奈何地将种地的税赋降低了一点,可惜相应的却并没有把开支降低的觉悟。

  如此一来,只好把主意打到商人头上了,商人一直以来地位都低,而且又来自各国,不怕他们闹事。这些不是来自于各大贵族的商人,也成了周王室唯一可以欺负的对象了。

  可惜主意是好,但商人们也不是傻子,本来王城的市场就萎缩得不成样子了,重税之下便纷纷关闭了在王城的店铺。

  王畿四周的关隘全在韩魏两国的控制之下,商人们甚至过王城而不入,使得位居天下之中的周王室,凭空坐拥优势的地理位置,不仅收不到商人们的城门税,连过境税也得不到半点。

  坊间传闻,现在还开着的几家商铺,其实也想搬走。

  不过一来他们背后都是韩魏两国的贵族,二来周王室还欠着他们不少欠债没有还清,所以留下店面勉强维持着日常经营,方便催讨欠债。

  如此看来,周公旦为周室制定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,不假外求的完美构架,已经无法运转自如了。他要是知道周王室会有一天欠下商人大量债务,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。

  走出家门了解这个世界才不到一天,杨华已深深地体会到周王室日落西山的沉重暮气。

  虚弱不堪的周王室,近乎到了无以为继的境地,周边的任何一国只要伸出一根指头,便可以将它轻松推倒。

  杨华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离开的商贸区,在和刻约定好明日出城时间后,便意兴阑珊地踏上了回家之途。

  原本他还计划着好好看看自己所在的这个大周王城,不过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必要了,仅是从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切,已经可以完全勾勒出大致的情况。

  现在让他发愁的是,明日如何面对“自己”从小长大的村庄和亲人邻居,如何真正的融入他们,无疑成为自己不得不面对,又不得不做好的头等大事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9sb.cc。69书吧手机版:https://m.69s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